没有手机的日子

阅读量: searchstar 2021-11-06 14:15:00
Categories: Tags:

突发奇想,想过一段没有手机的日子。分析了一下可行性。

最大的阻碍是闹钟,早上都是由手机闹铃叫醒的,而且一些重要的事情也都要用闹钟来提醒。如果不用手机的话,可能要买个专门的闹钟,但是这样的闹钟最多只能早上起床用,不能用来提醒重要的事情,因为毕竟不能随身携带。

然后是微信。电脑微信必须要手机微信才能登录。不过Deepin上有微信安卓版,不用手机微信就能登录,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收到电脑关机期间的信息,要是不能的话可能要耽搁事。

QQ的Linux版也只能手机扫码登录,wine版倒是可以独立登录,但是我这里总是闪退。QQ其实也不是刚需,但是比较熟的人都在QQ里,真要不用QQ了也不太舍得。

此外,如果没有手机的话,平时走在路上有些好看的风景也不能拍下来,突然有什么idea也不能方便地记下来,如果别人有急事电话联系接不到也耽搁事,突然想到了什么东西要百度或者谷歌也不方便,上课要用雨课堂的话,如果没有手机,连拍照上传都不行。由于疫情,很多地方要进去的话要扫码登记,如果没有手机就不好办了。

所以,结论就是,现代社会,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了,至少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必需品了。

那么,我为什么想过一段没有手机的日子呢?分析下来,大概有下面几种原因。

  1. 就是觉得好玩,想挑战一下。

  2. 总是有看手机的冲动,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。

  3. 微信有啥事情就会震动,看完消息还不舍得放下手机,然后东看看西看看。

  4. 现在手机屏幕越做越大,放兜里难受。

既然前面的结论是不能没有手机,那么就来逐个击破这几个问题吧。觉得好玩这个肯定是没办法,只能忍一下了。手机屏幕太大导致放兜里难受这个问题,也许下一个手机买屏幕小点的?剩下两个有一个共性,就是手机里有什么东西分散了我的注意力,浪费了我的时间。所以接下来分析一下我平时用手机翻来翻去的时候,都是在翻些什么。

首先是B站。B站肯定是要看的,但是如果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刷B站,但是刷完又觉得很空虚,那就不太好了。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?我觉得可以把手机上的B站卸掉,然后在辛苦工作了一段时间,想给自己一点奖励的时候,集中用电脑刷一波B站,可以追番,听歌之类的,反正就不要漫无目的地去刷它推荐的东西,此外,看鬼畜也要节制,因为虽然能给人带来快乐,但是毕竟没什么营养。

然后是知乎。看知乎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真的有问题,想要在知乎上找答案,比如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,甚至是自己脑洞大开想出的问题。带着问题看知乎,最后往往是有收获的。另一种情况是,无聊,想看知乎打发时间。但是多数情况下,看完还是感觉很空虚。所以要尽可能带着问题看知乎,并且尽量避免漫无目的刷知乎。所以,首先得把手机上的知乎卸了,因为上面的首页推荐可以一直往下滑,然后有问题的时候去知乎网页版上搜。手机网页版是不能看到所有回答和评论的,这时候可以切换到PC模式。

幸运的是,我不看抖音,所以剩下的偶尔会刷的就是百度贴吧了。之前会上百度贴吧搜游戏攻略,跟吧友交流游戏体验,但是最近也不知道打游戏了。现在就主要是看百度贴吧首页的推荐列表了,然后不知不觉消磨了几个小时之后还是感觉很空虚。其实搜游戏攻略和跟吧友交流之类的完全可以在电脑上做。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把百度贴吧手机版卸掉,然后有需要的时候去电脑上用网页版。

那平时无聊的时候,比如食堂排队的时候,等着上课的时候,要干什么呢?我觉得要找点别的东西看。平时总有什么东西,想看,但是没有时间看吧?比如某篇感兴趣的但是不是目前做的方向的论文,比如一些平时发现的比较有趣的文章(比如《Worse Is Better》),我觉得甚至可以在扇贝阅读里看《经济学人》,刚好学一点英语。遗憾的是,我觉得碎片化的时间很难用来看长篇幅的东西,比如《社会契约论》和《呼啸山庄》,因为我觉得这种长篇幅的东西碎片化地看体验不好。

最后分析一下为什么漫无目的地看B站、知乎、百度贴吧会觉得空虚吧。它们的共性是都是使用推荐算法来提供一个推荐列表。但是,推荐算法推荐的东西虽然通常能够抓住你的眼球,但是时间久了,就全是类似的东西,这种现象通常称为“信息茧房”。虽然在信息茧房中大脑接收到的都是喜闻乐见的东西,但是缺少新知识,大脑也很快便会厌倦,也就是产生“空虚”的感觉。